调节阀用于调节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领域中的介质流量、压力、温度、液位等工艺参数。根据自动化系统中的控制信号,自动调节阀门的开度,从而实现介质流量、压力、温度和液位的调节。
调节阀的发展自20世纪初始至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先后产生了十个大类的调节阀产品、自力式阀等。
分类:
1.气动薄膜调节阀
2.气缸式调节阀
3.三通调节阀
4.角形调节阀
5.衬氟调节阀
6.自力式调节阀
发展历程:
20年代:原始的稳定压力用的调节阀问世。
30年代:以“V”型缺口的双座阀和单座阀为代表产品V型调节球阀问世。
40年代:出现定位设备,调节阀新品种进一步产生,出现隔膜阀、角型阀、蝶阀、球阀等。
50年代:球阀得到较大的推广使用,三通阀代替两台单座阀投入系统。
60年代:在国内对上述产品进行了系列化的改进设计和标准化、规范化后,国内才才有了完整系列产品。现在我们还在大量使用的单座阀、双座阀、角型阀、三通阀、隔膜阀、蝶阀、球阀七种产品仍然是六十年代水平的产品。4、在城市或工厂的燃气供应管网内设置ZCR燃气紧急切断阀,可在中央控制室内集中控制,远程遥控紧急关闭事故现场的管线供气。这时,国外开始推出了第八种结构调节阀——套筒阀。
70年代:又一种新结构的产品——偏心旋转阀问世(第九大类结构的调节阀品种)。这一时期套筒阀在国外被广泛应用。70年代末,国内联合设计了套筒阀,使中国有了自己的套筒阀产品系列。
80年代:改革开放期间,中国成功引进了石化装置和调节阀技术,使套筒阀、偏心旋转阀得到了推广使用,尤其是套筒阀,大有取代单、双座阀之势,其使用越来越广。80年代末,调节阀又一重大进展是日本的Cv3000和精小型调节阀,它们在结构方面,将单弹簧的气动薄膜执行机构改为多弹簧式薄膜执行机构,阀的结构只是改进,不是改变。一般只有控制系统的专家才需要关心调节阀的动态持性,关于应用阀门定位工具的正规考虑如第9章中所讨论的,将满足大多数调节阀装置的需要。它的突出特点是使调节阀的重量和高度下降30%,流量系数提高30%。
为实现高温气态燃料的正确流量调节,研究先导伺服控制的高温流量调节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高温阀的研究都是处于较低温度下的研究,且不能满足高温阀流量调节精度、响应速度等技术要求。通过设计管状高温流量调节阀阀口,得到稳定的质量流量,并实现较小的压力损失。2、对阀芯密封性的影响:“-”Fl时,阀芯密封力F0=F-Fl,密封力小,密封性能差。这种高温流量调节阀采用锥阀结构,控制时采用先导伺服阀控制的驱动活塞来驱动锥阀阀芯移动,间接调节阀口大小从而控制流量。
为了获得高温流量调节阀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流量调节特性及温度特性,运用流固耦合的方法分析了阀整体热应力和热应变特性,对比了45#钢和GH783合金为材料的高温阀热力学特性,为高温阀材料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高温阀阀口流场特性表明可以通过管式阀口实现在较小压力损失下正确控制质量流量的目的;阀体热力学特性表明阀体设计的合理性满足要求。发现取选型权度0.3~0.5的常规的选型方法可能会导致电动调节阀实际权度偏小,调节性能较差。
新型电动调节阀就是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跟以前普通的电动调节阀是不一样的,动态平衡与电动调节一体化而生成的产品就是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两端的压差由动态压差平衡阀直接来恒定的,可实现调节阀两端的压差一直保持稳定,在整个调节过程中式非常的稳定的,如果阀权度始终是1,那么可以实现其理想特性的曲线,从而实现非常理想的温控效果。电动调节阀维修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是常用于给排水及工业系统中的自动控制,控制反应准确快速,根据电信号遥控开启和关闭管道路系统,实现远程操作。
动态平衡电动阀在不同开度时的流量与阀门两边压差的关系曲线见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要想达到所需的流量需要满足很小的工作压差,当调节阀芯开度一定时,整个阀两端的实际压差小于很小工作压差时,流量随阀门两的压差的增加而增加,当达到阀门很小工作压差后,经过阀门的流量将保持恒定不变,不再随阀门两端的压差的增加而变化。只有当调节阀芯的开度发生变化时,流量才发生变化。装置时能够这样查验:定位工具装置后,阀杆和反应杆不连接,用手转动反应杆,若阀杆动作方向与反应杆动作方向相反,则阐明已构成闭环负反应。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调节阀价格的北特阀门于2025/4/10 17:24:19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dongfang.mf1288.com/wfthfm-2854601248.html